心理學在說什麼,這要看你所讀的心理學是世俗的,還是佛教的。
如果是世俗的心理學,那讀起來就很乏味了,就如’餅乾’所說的。
如果是佛教的心理學,哪可又深又廣了,在佛教這門學問叫做”唯識學”,簡單的說,吾人的心理和以下項目有關﹔
行為/個性/興趣/思想等等。
如果說的更深入一點,就名為”阿賴耶識”,它和以下有項目有關﹔
命運/疾病/相貌等等。
大部分的人,並不明白自己有個”心”,而對於心理學會產生興趣的人,代表他已經發覺了”心”的存在,這也代表此人的”覺性”向上又提昇了。
當人類進化到更高的層次時,才會注意到”心”或”心理”的問題。
目前有就讀心理系的人,這是可喜的,但也不幸的是,在世俗中所讀到的心理學,東西很乏味,淺薄,都是前人的思想看法,缺少深度,生活化也不足。學一學變成知識,但不是”智慧”。
在佛教中的”明心”,就是透徹了這個”心”是什麼,明白了自己的心,當然也明白了眾人之心,這才是真正的”心理學”,而且是智慧。
如果在學校裡有讀心理系的,告訴各位一個修練方法,你的心理學程度就會超越大部分研究心理學的。
”每當自己有行為、言語、意念時,都要自問為什麼,若有答案則將答案當題目再續問下去,直到答不出為止,此種方法就是”禪的修行”之一種方法,也是洞察人心,深入人性心理的方法。